歡迎來訪大慶湖誠化工有限公司官網(wǎng)!
次氯酸鈉帶您了解如何處理泄露問題:依情況來解決泄露事件,當泄露量較小時應該用砂土、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。當泄露較多時構筑圍堤或挖坑收留,用泡沫掩蓋,降低危害。用泵轉移至槽車或專用收集器內,收回或運至廢物處置場所處置。
應急處理時,要迅速撤離污染區(qū),現(xiàn)場人員移動到安全區(qū)域,進行隔離,嚴格限制出入。處理人員佩帶防毒面具,穿防酸堿服裝,帶橡膠手套。千萬不要觸摸泄漏物,盡量堵截泄露源頭。盡能夠堵截走漏源。避免蒸汽走漏到作業(yè)場所空氣中,避免與酸類接觸。轉移時要輕裝輕卸,避免包裝及容器損壞。在儲存時,要放在陰涼通風的倉庫。遠離火種熱源,與酸類分隔寄存,一定不要混放。
次氯酸鈉的保存和容器都有什么要求?
我們很多的水處理廠、造紙廠、紡織廠都需要用到次氯酸鈉,然而次氯酸鈉對于保存和容器都有很高的要求,如果不符合要求的話很容易造成產品的變質或者泄露事故,對人體和環(huán)境造成很大的影響,那么具體有什么要求呢?
次氯酸鈉分解反應的關鍵步驟是原子氧的放出,而光照或加熱有利于原子氧的生成。研究表明,當溫度低于25℃時分解緩慢,溫度高于30℃時分解速度明顯加快。光照20h,有效氯會降解90%。另外,次氯酸鈉分解生成的O2,Cl2都是氣體物質,長時間密閉保存會給包裝容器帶來危險。
因此次氯酸鈉的包裝容器都要留出放氣孔,以防止發(fā)生安全事故;保存的環(huán)境應盡量在低溫、避免陽光直射,這樣可有效地降低分解速度;不可以與還原劑、有機物和酸類一起保存或運輸,以防其發(fā)生泄露后發(fā)生二次意外。
次氯酸鈉的安全操作及危害
一、物化性質
一般為無色或淡黃色或黃綠色液體,具有刺激氣味,不穩(wěn)定,易分解,有腐蝕性。固態(tài)次氯酸鈉為白色粉末,受熱后迅速分解。在空氣中極不穩(wěn)定,在堿性狀態(tài)時較穩(wěn)定。易溶于水生成燒堿和次氯酸,次氯酸再分解生成氯化氫和新生氧。具有強氧化性。
二、危險性
⒈該物質受熱時或與酸接觸或在光照下會分解,生成含氯氣的油污和腐蝕性氣體。濃度大于10%時是一種強氧化劑,與可燃物和還原性物質猛烈反應,有著火或爆炸危險。水溶液濃度較高時也是一種強堿,與酸猛烈反應,并有腐蝕性,侵蝕許多金屬。不可燃,在火焰中釋放出刺激性或有毒煙霧或氣體。
⒉經口LD508500mg/kg(小鼠)。次氯酸鈉稀溶液對皮膚、眼睛、呼吸道有刺激性,引起皮疹、流淚、視力模糊、咳嗽。食入后引起刺激和腐蝕粘膜的表面,嘔吐和腹部疼痛。經常用手接觸本品的工人,手掌大量出汗,指甲變薄,毛發(fā)脫落。本品放出的游離氯有可能引起中毒。接觸高濃度次氯酸鈉會引起皮膚灼傷或潰爛,眼睛腐蝕伴有角膜或結膜潰爛,及失明。吸入濃的煙霧會嚴重刺激肺部,伴有咳嗽或窒息,肺水腫,嚴重時可致死亡。
⒊對水生生物有毒。
三、工業(yè)產品規(guī)格
一般工業(yè)品是無色或淡黃色液體,含有效氯為100~140g/L。國家標準《次氯酸鈉》(GB19106—2003)規(guī)定,次氯酸鈉溶液主要有消毒用和工業(yè)用兩類,消毒用的次氯酸鈉溶液有效含氯濃度有5%-10%和大于10%2種規(guī)格;工業(yè)用次氯酸鈉溶液有效含氯濃度有2-10%、10-13%和大于13%3種規(guī)格。家用漂白液有效含氯濃度在5-10%左右。
四、主要用途
主要用于紙漿、紡織品(如布匹、毛巾、汗衫等)、化學纖維和淀粉的漂白。制皂工業(yè)用作油脂的漂白劑。醫(yī)藥工業(yè)用于生產水合肼、單氯胺、雙氯胺。水處理中用作凈水劑、殺菌劑、消毒劑。農業(yè)和畜牧業(yè)用作蔬菜、水果、飼養(yǎng)場和畜舍等的消毒劑和去臭劑。
法人妥先生:18245693866
負責人董先生:13199416319
聯(lián)系電話:0459-5168666
地 址:大慶市高新區(qū)新科路12號科技創(chuàng)業(yè)園A座412房間
![]() | ![]() |
聯(lián)系我們 | 手機端 |